新闻图片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激活县域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10-14来源:中国一乡一品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激活县域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本文聚焦当前融合进程中存在的三大痛点:文化挖掘浅层化导致品牌溢价不足、产业链条碎片化制约科技赋能效果、要素支撑薄弱阻碍融合生态构建。通过实证分析提出系统性破局策略:以“文化基因解码+数字技术赋能”重塑品牌价值链,以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打通“产加销”堵点,以培育新农人、夯实基建、建立融合生态。研究认为,需通过政策引导、技术下沉与多元协同,将县域特色农业产业的科技赋能和区域公用品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新闻图片
从"贡品"到"品牌":《长安的荔枝》如何启示区域公用品牌的文化赋能
2025-06-24来源:中国一乡一品
最近热播的《长安的荔枝》电视剧中,李善德为运送荔枝绞尽脑汁,他或许不会想到,千年后的今天,岭南荔枝早已不再是皇室专享的奢侈品,而是通过区域公用品牌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这部剧的热播,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农产品品牌从"特权象征"到"大众消费"的演变历程,也让我们得以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为现代农产品品牌赋能?
新闻图片
从"土掉渣"到"潮出圈",地方特产的年轻化逆袭之路
2025-06-20来源:中国一乡一品
在中国广袤的乡村,藏着无数独具风味的特产,但很多曾经辉煌的地方美味,如今却面临着"爷爷奶奶爱吃,年轻人不买"的尴尬。那些曾经"土掉渣"的地方特产,如今却成为都市年轻人追捧的"潮牌"。这场变革背后,是传统农业与年轻消费市场的精彩碰撞。
新闻图片
区域公用品牌:农旅融合发展新引擎
2025-05-28来源: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当下,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实施,区域公用品牌正成为连接农业与旅游业的重要纽带。从"秭归脐橙"到"云南普洱",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不仅代表着优质的农产品,更成为带动地方旅游发展的金字招牌。区域公用品牌正在重塑农旅融合发展格局,其价值远不止于产品溢价,更在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
新闻图片
文化为魂,科技为翼:数智时代下的区域品牌建设新路径
2025-05-28来源: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区域品牌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让地方特色产业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关键在于把握"文化为魂,科技为翼"的发展理念,走出一条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
新闻图片
文件解读:推动品牌提升 讲好中国故事
2025-05-20来源:中国一乡一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其中,第十五条明确指出:“推动农业优质化品牌化提升。深入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建立健全农产品品质评价和认证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体系。培育一批品质过硬、竞争力强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加强中国农业品牌文化赋能,推进农业品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
新闻图片
干货:地理标志商标与区域公用品牌的关系
2025-04-29来源:中国一乡一品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有人问我,地理标志商标是不是区域公用品牌?区域公用品牌要不要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写点干货,理清头绪。
新闻图片
观点:区域公用品牌的两种常见形式
2025-04-28来源:中国一乡一品
一般来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指在一个具有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由能够代表区域公共利益的组织所持有、由若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共同使用的品牌。目前,我国的区域公用品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一品类区域公用品牌模式,另一种是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模式(这种模式与区域形象类公用品牌模式类似)。
新闻图片
乡村产业振兴,要牢牢抓住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牛鼻子” 【民贸特稿】
2025-04-23来源:杜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当前,我国正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助力推进乡村振兴,要牢牢抓住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这个“牛鼻子”。
新闻图片
一乡一品数智融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 【民贸专稿】
2025-04-15来源: 一乡一品指数
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最热门的词语,受到广泛关注。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闻图片
一盏灯笼照亮乡土未来:数智时代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 元宵节特稿
2025-02-12来源:杜亮
元宵的灯火次第点亮,千年传承的灯笼在数字时代焕发新颜。在浙江安吉的竹林深处,竹编非遗传承人王师傅正通过直播展示智能感应灯笼的制作工艺,订单系统实时跳动的数字与屋檐下的红灯笼交相辉映。这个元宵节,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与数字时代的创新基因,正在广袤乡野碰撞出璀璨火花。